

追本溯源 治療成癮-- 正念 X EMDR
最近參加一系列,眼動減敏與歷程更新(EMDR)與成癮治療的網路研討會,這場由EMDR made simple作者 Jamie Marich(以下簡稱Jamie)主講,以結合正念與EMDR來治療成癮的方式,讓我重整了對於正念與EMDR的觀點。 抱歉,沒有快修服務 對於EMDR治療,Jamie的觀點是沒有快速的捷徑。雖然有治療師,發展出幾種特別用於成癮治療的計畫。但是Jamie提醒在使用這些治療計畫前,在準備期的放鬆技巧、資源建立不可少。特別是要與有創傷經驗的成癮案主工作。在她的經驗中,最長的準備期,甚至是利用了半年的時間與案主做第一階段的穩定工作,才進入到第二階段的創傷處理、成癮相關記憶的工作。 強迫行為與成癮 強迫行為可能是許多成癮的一部分,像是一些行為上的成癮(如:網路成癮、性成癮) 但是強迫行為也不一定會出現在成癮當中,也可能出現在其他不同的疾病當中(如:許多有壓力、焦慮的狀態下,會不自主又有點強迫的摳指甲、抓頭)。成癮除了強迫行為的部分之外,也包含了與行為相關的一些模式(認知、對於成癮不是很好的應對方式、以及後續對於自己以及其他人的影響。)


難以啟齒的苦—辛苦又痛苦的強迫症
「東西一定要擺整齊,固定位置或方位,不然會一直想東西沒擺好」、 「鎖完門一定要轉動門把5次,才能確認門有鎖好, 中間如果被打斷,就要重頭來,我也不知道為何一定要5次」、 「我知道這樣的距離應該不會碰到垃圾, 可是丟垃圾或經過垃圾桶的時候就是會重複確認自己不會碰到, 可能有碰到就噴酒精」 是生活的習慣?是個性?還是症狀? 這些是常見的強迫症症狀,如檢查的強迫行為、怕受污染的強迫思考、清洗或清潔的強迫行為、排序或整理的強迫行為等,但是有更多人認為,這些人只是有潔癖、愛整齊或做事比較小心而已,是生活的習慣或是個性關係,有許多人也是會有類似的習慣;的確,如果只看當下的行為,通常沒辦法判斷是不是有強迫症,但是,如果會感覺到這些想法或行動是過度或不合理的,明明知道是浪費時間,卻又無法克制地重複,當想法或行為被中斷,會變得很焦慮,有時為了避免這些行為想法或害怕會發瘋,會逃避某些情境,嚴重影響到生活、職業、人際、家庭等方面,就很有可能是強迫症狀。 是潔癖?還是強迫症狀? 譬如有潔癖的人,會比一般人要求乾淨,花較多時間在清潔上,但如果自己不想這樣,想改又改不了,甚